笔帖式
笔帖式朗读
笔帖式
- 词语读音bǐ tiē shì
- 词语注音ㄅㄧˇ ㄊㄧㄝ ㄕˋ
- 繁体字形筆帖式
词语解释
基本解释
官名。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。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。
辞典解释
笔帖式bǐ tiě shìㄅㄧˇ ㄊㄧㄝˇ ㄕˋ
职官名。译自满洲语。其初为文职的赐名。康熙时,各部院衙门皆置笔帖式,有繙译、缮本、贴写等名目,掌翻译满汉章奏文籍等事。有七品、八品、九品之分。
网络解释
笔帖式
又作“笔帖黑”。为满语“ᠪᡳᡨ᠌ᡥᡝᠰᡳ”(转写:bithesi)一词的音译,指清代官府中低级文书官员、执掌部院衙门的文书档案的官员,主要职责是抄写、翻译满汉文。
“笔帖式”的单字解释
- 拼音shì
- 部首弋
- 总笔画6画
- 统一码5F0F
- 五笔AAD|AAYI
- 仓颉IPM
- 郑码HSBI
- 四角43100
式shìㄕˋ 物体外形的样子:~样。样~。 特定的规格:格~。程~。...
- 拼音tiè
- 部首巾
- 总笔画8画
- 统一码5E16
- 五笔MHHK
- 仓颉LBYR
- 郑码LIIJ
- 四角41260
帖tièㄊㄧㄝˋ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:碑~。字~。画~。 帖tiěㄊㄧ...
- 拼音bǐ
- 部首毛
- 总笔画10画
- 统一码7B14
- 五笔TTFN|TEB
- 仓颉HHQU
- 郑码MMH
- 四角88714
笔bǐㄅㄧˇ 写字、画图的工具:毛~。钢~。铅~。~架。~胆。 组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