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查网 logo

凤阳花鼓

凤阳花鼓朗读
  • 词语读音fèng yáng huā gǔ
  • 词语注音ㄈㄥˋ ㄧㄤˊ ㄏㄨㄚ ㄍㄨˇ
  • 繁体字形鳳陽花鼓

词语解释

基本解释

民间曲调名。创始于安徽凤阳。最初流传明代。唱词多叠字,每段二十七字,前两句各三字,后三句各七字。后缀锣鼓声十三个字音。

辞典解释

凤阳花鼓fèng yáng huā gǔ ㄈㄥˋ ㄧㄤˊ ㄏㄨㄚ ㄍㄨˇ

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。由明代一种秧歌发展而成,最早产生于凤阳。今之表演者背著花鼓,两手执竹枝做成的鼓键敲击,配合舞步,边敲边唱。节奏鲜明,舞姿轻盈。

网络解释

凤阳花鼓 (曲艺形式)

凤阳花鼓又称“花鼓”、“打花鼓”、“花鼓小锣”、“双条鼓”等,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(今凤阳县东部)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,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,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。
凤阳花鼓与花鼓灯、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。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、小溪河等乡镇一带。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,边舞边歌。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,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。清康熙、乾隆年间,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。清中期以后,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,仅剩下唱曲部分,分为“坐唱”和“唱门头”两种形式。
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,有凤阳“一绝”之美称,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“凤阳花鼓”的单字解释

“凤阳花鼓”的近义词

“凤阳花鼓”的反义词

全部查询工具

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最近更新

免责说明: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本站内容全部由《去查网》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0 - 2024 qucha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浙ICP备20019715号